“生活方式与美好生活建构”国际研讨会召开

时间:2019-09-22作者:宣传中心文章来源: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浏览:696

9月21日,“生活方式与美好生活建构”国际研讨会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著名高校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联合主办,来自日本、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各地的50余位学者以及多个国家级、省级的学术机构和新闻媒体参会。


会议的开幕式由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院长郑莉教授主持,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党委副书记杨冶教授代表学校对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随后的致辞中,杨冶介绍了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的建校背景和发展历程,回顾了哈军工的辉煌历史,描述了哈工程的现状以及朝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远大目标。杨冶指出,生活方式研究是哈工程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为我校的社会学学科赢得了广泛的学术声誉。作为哈工程精品文科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社会学专业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本省的社会民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一直致力于将社会学打造成为文科中的一流学科,密切关心和高度认可社会学在力争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的过程中所做出的辛勤和努力。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原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在致辞中说道: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日常生活的两个基本层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生活方式问题变得日益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主旋律;改革开放时期,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使得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21世纪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中国已经站在国际化的舞台上,此时的生活方式体现着国民文化,是国家递向世界的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发言和会议中多次提到:“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幸福的体验是主观的、个人化的,“美好”这一概念的标准和基础有着高度的复杂性,需要社会学家们认真、积极地进行探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劳动时间缩短,休闲娱乐生活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寻找面向未来的、美好的、健康的与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全球学者的任务,而这正体现了本次国际会议的宗旨。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委会副会长王爱丽研究员代表与会学者向生活方式研究领域的开创者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的王雅林教授表达了崇高的敬意王爱丽说道: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都会从不同角度探讨和表达生活方式,而社会学家则更注重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的根本目标,在此过程中,学者们需要加强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角,努力进行理论建构和社会实践。王雅林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启了生活方式研究的先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学界掀起了生活方式研究的热潮。黑龙江省的学者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生活方式研究工作,在王雅林教授的大力倡导和各方努力下,这次盛会得以成功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具有特别意义,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以专业的方式为祖国的七十周年华诞献上了贺礼。


在开幕式后的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教授王雅林,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双聘教授王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唐钧,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教授邢占军,中国文化研究所休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马惠娣,日本环境社会学会会长、日本法政大学教授池田宽二等学者分别做了题为《生活方式研究在中国》《流动的灵魂伴侣:“耳机族”的音乐消费与音响世界》、《整体健康观和生活方式》《社会凝聚与居民幸福感》《休闲时间的利用与休闲方式的选择》《“人类世”的可持续生活方式:针对环境政策展开的分析》的报告。主题发言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学家分别就“新技术与生活方式”、“休闲、消费与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社会建构”三个专题进行了热烈的发言与讨论。

在傍晚召开的闭幕式上,所有与会学者做出了“新时代生活方式研究的共识倡议”,呼吁继续扩大对于生活方式研究的国际性研讨、比较与交流,聚焦“如何对人自身的生活品质进行提升”,为解决人类从“底线型”到“发展型”的生存问题,做出更多的智力贡献。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提供学术支持,人民网、《光明日报》等7家媒体联合提供了新闻支持。(撰稿:吴肃然 董春辉 姜爱华 摄影:李贶琦)